咨询电话 0514-86166160

电子万能试验机

〖JGJ475-2019〗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(高清-可复制)pdf

发布时间:2025-11-21 02:53:38 浏览人数: 作者: 电子万能试验机

产品简介

  〖JGJ475-2019〗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475-2019〗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《关于印发 2015 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、修订计划〉 的通知 (建标 [2014J 1 89 号) 的要求,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,认真总结实践经验,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,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编制了本 标准。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: 1.总则; 2. 术语; 3. 气候子区 与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指标; 4.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; 5. 围 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; 6. 供暖空调节能设计。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,必须严格 执行。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,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。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,请寄送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 (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 林溪路 188 号,邮编: 650217) 。 本标准主编单位: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: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昆明理工大学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4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勘察设计质量协会 云南省建筑节能协会 云南建投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房地产开发经营(集团) 有限 公司 云南滇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: 杜小光张辉王剑非董宏 冯稚沈家文方菊明董明 李燕微吴青杨成谭良斌 温会茹徐锋简宇航霍辉 宁宏翔陈京瑞张舜钟辉智 焦伦杰邓岗杨阳庞逸 福云生唐文华毛凯张文 李守立刘永赵凌云熊英 郑文欧阳文最雷浩王睁 袁明红李章建李凌刘晖 潘佩瑶龙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: 杨仕超孟庆林付祥钊周伟 王云新任俊闰增峰贺刚 罗为民 5 目次 1 总则 - 2 术语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 3 气候子区与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指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4 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.. 4. 1 一般规定 - 4. 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6 4 . 3 自然通风设计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8 4. 4 遮阳设计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·……….. 8 4. 5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9 5 固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1 6 供暖空调节能设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 3 附录A 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 ………………… 1 5 附录B 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7 附录C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四 本标准用词说明 ……….. 22 引用标准名录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 23 6 Contents 1 Gen er a l Provision s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 2 T erm s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 3 C limate Sub- zon e and Calcul at ion P ar am eter of lnd oor T h erma l Environmen t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4 4 Building and Enve lope T h ermal Design ………… ……… … 5 4 . 1 General Requirements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 4. 2 Buil ding Envelope Thermal Design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6 4. 3 Natura l Ventilation ………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 8 4. 4 Sun Shading ………… … … ……… ………… … … ……… … 8 4 . 5 Passiv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… ………… … … ……… … 9 5 Building Enve lope T h erma l P erformance T rade-off … … 11 6 Energy Effi cien cy D es ign on H eating and A ir Condi t ioning System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3 A ppendi x A Data of So la r lrradi at ion in R epresentat ive Cit ies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5 Appendi x B M ethodo logy fo r M ean H eat T r ansfer Coeffici en t of W all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7 Appendi x C Simplification on Building Shading Coeffi cient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8 E xplan at ion of W ording in T hi s Stand ard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2 Li st of Quoted S tand a rd s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3 7 1 总则 1. 0.1 为贯彻国家相关节约能源、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、法规和政 策,改善温和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,降低建筑能耗,制定本 标准。 1. O. 2 本标准适用于温和地区新建、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节 能设计。 1. O. 3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应采取节能设计,并应在满足室内热 环境要求的前提下, 通过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使能耗控 制在规定的范围内。 1. O. ~ 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、经济合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 要求,宜采用被动式技术。 1. O. 5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,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。 1 2 术语 2.0.1 被动式技术 passive tcchniqu e 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节能技术, 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、遮阳的设 置、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、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 设计等,实现建筑需要的供暖、空调、通风等能耗的降低。 2.0 . 2 参照建筑 refer ence building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,作为计算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基准建筑。 2.0.3 建筑遮阳系数 outsidc shadi 吨 cocffi ci ent of window 在照射时间内,同一窗口(或透光围护结构部件外表面)在 有建筑遮阳和没有建筑遮阳的两种情况下,接收到两个不同太阳 辐射量的比值,也称为外遮阳系数。 2.0. t 综合遮阳系数 general shading coeffici ent 建筑遮阳系数和透光围护结构遮阳系数的乘积。 2.0.5 窗墙面积比 window to wall ratio 窗户(含阳台门)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(即房间层 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)的比值。 2. 0 .6 窗地面积比 window to floor r atio 按建筑开间计算的所在房间外墙面上的门窗洞口的总面积与 房间地面面积之比。 2.0 . 7 供暖年耗电量 annual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 ion 按设定的计算条件,计算出的建筑供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 电能。 2.0.8 被动式太阳房 passivc solar houses 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、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 2 的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匹配选择,使其在冬季能集取、蓄 存和分配太阳热能的一种建筑物。 2.0.9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 direct gain so lar houses 太阳辐射穿过被动式太阳房的透光材料立即进入室内的供暖 形式。 3 3 气候子区与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3.0.1 温和地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应符合表 3. 0. 1 的规定,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《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的 规定。 表 3.0.1 温和地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温和地区 典型城镇 分区指标 气候子区 (按 HDD18 值排序) 会1平、 丽江、 贵阳、 独山、 曲靖、 兴义、 700~HDD1 8 温和A 区 会理、 泸西、 大理、 广南、 腾冲、 昆明、 CDD26 2000 西昌、 保山、楚雄 10 I临沧、 蒙自 、 江城、 耿马、 普I耳、 澜沧、 温和B 区 HDD1 8 700 瑞丽 注: 气候相近城镇可参照典型城镇分区。 3.0.2 冬季供暖室内节能计算指标的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: 0 1 卧室、起居室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应取 18 C ; 2 计算换气次数应取1. 0 次/h。 4 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.:t .l 一般规定 4. 1. 1 建筑群的总体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,宜利用太阳能改善 室内热环境,并宜满足夏季自然通风和建筑遮阳的要求。 建筑物 的主要房间开窗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。 山地建筑的选址宜避开背 阴的北坡地段。 4.1.2 居住建筑的朝向宜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。 4.1.3 温和A 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不应大于表 4. 1. 3 的 规定。 当体形系数限值大于表4. 1. 3 的规定时,应进行建筑围护 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,并应符合本标准第 5 章的规定。 表 4. 1. 3 温和 A 区居住建筑体形系数限值 (4~6) 层 I (7~1l)层 建筑层数 4二3 层 建筑的体形系数 0 . 55 O. 45 O. 40 4. 1. .:t 居住建筑的屋顶和外墙可采取下列隔绝热量的措施: 1 直采用浅色外饰面等反射隔绝热量的措施; 2 东、西外墙宜采用花格构件或植物等遮阳; 3 宜采用屋面遮阳或通风屋顶; 4 宜采用种植屋面; 5 可采用蓄水屋面。 .:t .l.5 对冬季日照率不小于 70%,且冬季月均太阳辐射量不少 2 于400MJ/m 的地区,应进行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;对冬季日 照率大于 55% 但小于 70% ,且冬季月均太阳辐射量不少于 350MJ/时的地区,宜进行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。 温和地区典 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的选取可按本标准附录A 执行。 5 4.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.2.1 温和 A 区居住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各部位的平均传热系 数 (Km) 、热惰性指标 (D) 应符合表 4.2.1-1 的规定; 当指标 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限值时,必须按本标准第 5 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 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。温和 B 区居住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 备部位的平均传热系数 (K ) 一定要符合表4.2.1-2 的规定。 平均 m 传热系数的计算方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B 的规定。 表1t.2.1-1 温和 A 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位平均传热系数 (K,) 和热惰性指标 (D) 限值 平均传热系数K, [ Wj(时. K)J 围护结构部位 热惰性指标加二2.5 热惰性指标υ2.5 。. 8 1. 0 屋面 体形系数:;;:;:; 0.45 1. 0 1. 5 外墙 。. 5 0. 6 屋面 体形系数0.45 。. 8 1. 0 外墙 表It. 2. 1-2 温和 B 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位平均传热系数 (K,) 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平均传热系数Km [ wj( m2 • K)J 屋面 1.0 2.0 外墙 4.2.2 温和 A 区不同朝向外窗(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)的窗 墙面积比不应大于表 4.2.2-1 规定的限值。不同朝向、不同窗墙 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 4. 2.2-2 规定的限值。当外窗 为凸窗时,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表 4.2.2-2 规定提高一档; 计算窗墙面积比时,凸窗的面积应按洞口面积计算。 当设计建筑 的窗墙面积比或传热系数不符合表 4.2.2-1 和表 4.2.2-2 的规定 时,应按本标准第5 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 判断。温和 B 区居住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应小于4.0W/ ( 旷. K) 。 6 温和地区的外窗综合遮阳系数一定要符合本标准1!.1!.3 条的规定。 表It. 2. 2-1 温和A 区不同朝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限值 朝向 窗墙面积比 :lt O. ~O 0.35 东、西 0.50 商 水平(天窗) O. JO 每套允许一个房间(非水平向) 。.60 表It. 2. 2-2 温和 A 区不同朝向、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限值 传热系数K 建筑 窗墙面积比 2 [ W/( m • K )J 3.8 窗墙面积比~O.30 3.2 0.30窗墙面积比~0.40 体形系数~O.45 0.40窗墙面积比~0.45 2.8 0.45窗墙面积比~0.60 2.5 窗墙面积比~0.20 3.8 0.20窗墙面积比~0.30 3.2 体形系数0.45 0.30窗墙面积比~0.40 2.8 0.40窗墙面积比~O.45 2.5 0.45窗墙面积比~0.60 2.3 水平向(天窗) 3.5 0 0 0 0 注 1 表中的东、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30 ( 含 3( ) 至偏南60 (含 6( ) 的 范围;南代表从南偏东 30。至偏西30。的范围; 2 楼梯间、外走廊的窗可不按本表规定执行。 1!.2.3 温和 A 区居住建筑 1 层~9 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 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4 级; 10 层及以上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 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6 级。 温和 B 区居住建筑的外窗及敞开 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4 级。气密性等级的检测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《建筑外门窗气密、7l密、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7 法)) GB/T 7106 的规定。 4.3 自然通凤设计 4.3.1 居住建筑应根据基地周围的风向、 布局建筑及周边绿化 景观,设置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之间的夹角。 4.3.2 温和 B 区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宜布置于夏季迎风面,辅助 用房宜布置于背风面。 4.3.3 未设置通风系统的居住建筑, 户型进深不应超过 12m。 4.3.4 当房间采用单侧通风时,应采取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 措施。 4.3 . 5 温和 A 区居住建筑的外窗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 在房间地面面积的 5%。 4.3 . 6 温和 B 区居住建筑的卧室、起居室(厅)应设置外窗, 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 1月,其外窗高效通凤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 在房间地面面积的 10%。 4.3.7 温和 B 区居住建筑宜利用阳台、外廊、天井等增加通风 面积。 4.3.8 温和B 区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设计时宜采用外廊。 4.3 . 9 室内通风路径设计应布置均匀、 阻力小, 不应出现通风 死角、通风短路。 4.3.10 当自然通风不能够满足室内热环境的基础要求时,应设置 风扇调风装置,宜设置机械通风装置,且不应妨碍建筑的自然 通风。 4.4遮阳设计 4.4.1 当居住建筑外窗朝向为西向时,应采取遮阳措施。 4.4.2 宜通过种植落叶乔木、 藤蔓植物、布置花格构件等形成 遮阳系统。 4.4.3 温和地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符合表 4.4. 3 中的限值 规定。 8 表 4.4.3 温和地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限值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c.. 部位 夏季 冬季 温和A 区 南向二三0.50 外窗 温和 B 区 东、西向~0. -t0 天窗(水平向) ~0. 30 二~O. 50 注: 温和A 区南向封闭阳台内侧外窗的遮阳系数不做要求, 但封闭阳台透光部分 的综合遮阳系数在冬季应不小于 0. 50。 t.t.t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按下式计算: 反7w = 立~c X 50 = 皮7日 X (1 -F / F ) X 50 (4. 4. 4) K c 式中: 5C 一一窗的综合遮阳系数; w 5C 一一窗本身的遮阳系数; c 5C 一一-玻璃的遮阳系数; B F 一一窗框的面积; K Fι一一窗的面积,人/Fc 为窗框面积比, PVC 塑钢窗 或木窗窗框面积比取0. 35 ,铝合金窗窗框面积比 取 0. 30 , 其他框材窗的框窗面积比按实际计算 取值; 50一一外遮阳系数。 t.t.5 天窗应设置活动遮阳,宜设置活动外遮阳。 ~.~.6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C 的规定。 t.~.7 窗口上方的出挑阳台、外廊等构件可作为水平遮阳计算。 ~. 5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4. 5.1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宜选用直接受益式太阳房,其设计应 符合以下规定: 1 朝向宜在正南土30。 的区间; 2 应经过计算后确定南向玻璃面积与太阳房楼地面面积 之比; 3 应提供足够的蓄热d性能好的材料; 9 4 应设置防止眩光的装置; 5 屋面天窗应设置遮阳和防风、雨、雪的措施。 2 4.5.2 被动式太阳房选用的集热窗传热系数应小于3. 2Wj (m • 町, 玻璃的太阳光总透射比应大于o. 7。 4 . 5.3 应提高被动式太阳房围护结构的耐热性。 10 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. 0 .1 当温和 A 区设计建筑不符合本标准第 4. 1. 3 、 4. 2. 1 和 4 . 2. 2 条中的规定时,应按本章的规定对设计建筑进行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。 进行权衡判断的温和 A 区居住建筑固护 结构热工性能基础要求应符合表 5. 0. 1 的规定。 表 5. 0. 1 温和 A 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基本要求 2 传热系数f( [ WJ Cm • K )J 围护结构部位 热惰性指标 ~2. 5 热惰性指标02. 5 0. 8 1. 0 屋面 外墙 1. 2 1. 8 窗墙面积比;;;0. 3 3. 8 外窗 窗墙面积比0. 3 3. 2 天窗 3. 5 5. 0 . 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应以供暖年耗电量为 依据。 5 .0. 3 设计建筑在规定条件下计算得出的供暖年耗电量不应超 过参照建筑在相同条件下计算得出的供暖年耗电量。 5. 0.~ 参照建筑的构建应符合以下规定: 1 参照建筑的建筑形状、大小、朝向以及平面划分均应与 设计建筑完全相同。 2 当设计建筑体形系数大于本标准表 4. 1 . 3 的规定时,应 按同一比例将参照建筑每个开间外墙和屋面的面积分为传热面积 和绝热面积两部分,并应使得参照建筑外围护的所有传热面积之 和除以参照建筑的体积等于本标准表 4. 1. 3 中对应的体形系数 限值。 11 3 参照建筑外墙的开窗位置应与设计建筑相同,当某个开 间的窗面积与该开间的传热面积之比大于本标准表4.2.2-1 的规 定时,应缩小该开间的窗面积,并应使得窗面积与该开间的传热 面积之比符合本标准表 4. 2. 2-1 的规定;当某个开间的窗面积与 该开间的传热面积之比不大于本标准表 4. 2.2-1 的规定时,该开 间的窗面积不应作调整。 4 参照建筑屋面、外墙的传热系数应按本标准表 4. 2.1-1 、 表 4. 2. 1-2 选取,外窗的传热系数应按本标准表4.2. 2-2 选取。 5.0.5 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供暖年耗电量应采 用动态方法计算,并应采用同一版本计算软件。 5.0. 6 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供暖年耗电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: 1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《建筑节能气象 参数标准 JGJ/T 346 的规定; 2 供暖额定能效比应取1. 9 ; 3 室内内部得热应为 3.8W/m2 。 12 6 供暖空调节能设计 6.0.1 居住建筑不宜采用空调系统供冷,当采用空调系统供冷 时,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《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)) GB 50 189 的规定。 6.0.2 居住建筑供暖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,应根据建筑的用能 需求结合当地能源情况、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等进行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,宜选用太阳能、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。 6.0.3 当居住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时,每个独立调节房间均 应设置室温调控装置,并宜采用自动温度控制阀。 6.0.~ 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。 6.0.5 当居住建筑采用空调系统供暖时,其热水系统的设计应 符合以下规定: 1 管路布置应满足7l力平衡要求,当系统之间压力损失相 对差额大于 1 5 %时,应根据水力平衡计算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 装置; 2 风机盘管机组应配置温控器。 6.0.6 当设计采用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作为供暖热源时,其能 效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《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 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)) GB 20665 中的 2 级水平。 6.0.7 当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时,不宜选择能效等级低于现 行国家标准 《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 GB 1202 1. 3和 《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 等级)) GB 21455 中 2 级的节能型产品。 6.0.8 对采用分体式空气调节器 ( 含风管机) 、户式集中空调的 居住建筑应统一规划预留室外机安装的地方。 6.0.9 对年 日 照时数大于 2000h ,且年太阳辐射量大于 13 4500MJ/时的地区, 12 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,应采用太阳能热 水系统。 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的选取可按本标准附 录 A 执行。 6.0.10 当选用土壤酒、热泵热水系统、浅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、 地表水 (淡水、海水) 源热泵系统、污水水源热泵系统作为热源 时,不应破坏、污染地下资源。 14 附录 A 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 A.O.l 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可按表A. O. 1-1 ~ 表A. 0. 1-3 选取。 表 A.0. 1-1 云南省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 冬季月均辐射亟 年太阳辐射茧 冬季日!照率 城镇 全年日!照时数 (%) 2 ) 2 (MJ/ m (岛。1m ) 会泽 56 357 5222 21 00 丽江 77 469 6 157 2373 6 1 360 5 199 2074 曲蜻 泸西 55 359 52 60 2095 大理 69 395 5409 228 1 4 1 3 17 500 1 186 1 广南 腾冲 72 45 1 5485 21 53 72 398 5 184 24 70 昆明 74 407 5543 2354 保山 70 423 5733 2426 楚雄 !恪沧 71 40 1 5293 2132 64 4 19 5696 2234 蒙自 53 386 5073 1874 江城 耿马 66 421 5436 2164 普j耳 65 394 5423 2136 澜沧 61 389 5356 2113 瑞丽 66 4 14 5584 2334 15 表 A. 0 . 1-2 四川省温和地区典型城镇的太阳辐射数据 冬季月均辐射击 年太阳辐射盘 冬季日照率 城镇 全年日 照时数 (%) 2 (MJ/ nn (MJ / m ) 西昌 70 429 6006 2437 70 407 5563 2422 会理 72 442 6588 264 1 攀枝花 表 A.

  2、如果您确认为侵权,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。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,应急电线、此文档由网友上传,因疑似侵权的原因,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,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。如果您是出版社/作者,看到后可认领文档,您也能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。

  〖JGJ337-2015〗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39-2015〗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42-2014〗蒸发冷却制冷系统工程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43-2014〗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55-2015〗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61-2014〗人工碎卵石复合砂应用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66-2015〗混凝土结构成型钢筋应用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67-2015〗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76-2015〗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〖JGJ383-2016〗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作业规程(高清-可复制).pdf

  2025至2030生物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分析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.docx

  2025至2030国内热泵空调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.docx

  2025至2030高端餐饮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.docx

  2025至2030金属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.docx

  人教版(2024新版)八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:第1~30课教学设计全套.docx

  人教版(2024新版)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-30课全册教学设计.pdf

 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,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,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(可下载、阅读),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,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。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) ,上传者